大家好,今天小編關(guān)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guān)于明代教育思想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guān)介紹明代教育思想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明代教育家有哪些?
鄒守益(1491-1562),字謙之,號東廓,出自江南極負盛名的名門望族安??h連村鄉(xiāng)新背老屋里村鄒氏。鄒氏家族不但家風淳正,而且學問高深,幾代人都是當時的學者名儒,一族四代人中有七名進士,一名解元,五名舉人,一名貢元。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們世代辦學不輟,廣修書院,興辦講會,其中以明正德年間的鄒守益最為名重。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釋道。提出”心學“,主張”吾心即萬物“。
中國古代的傳統(tǒng)教育方式是什么樣?
1、春秋時期,孔子興辦私學,實行“有教無類”的教育模式;
2、西漢武帝時期,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興辦太學,還令天下郡國設(shè)立學校,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統(tǒng);
3、隋唐時期,從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一整套學校體制;
4、宋代,學校制度更為完備,在中央有太學、國子學等;
5、明朝,強化前代的科舉制度,實行八股取士;
6、清朝,基本承襲明代的制度,在教育方面進一步加強思想控制和文化專制。
中國古代教育家及其思想記憶口訣?
一、
夏武力庠校序,商瞽宗學庠序,周國學鄉(xiāng)學和六藝,春秋私學戰(zhàn)國挑,孔孟墨莊真天驕。
夏朝作為我國第一個王朝,武力建國學校的別稱為庠校序,商朝學校別稱為瞽宗、大小學、和庠序。西周有國學和鄉(xiāng)學之分,之后東周時出現(xiàn)了春秋私學,戰(zhàn)國繁榮。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墨子莊子。
二、
始皇帝 我廢周王,焚書坑儒又何妨,逆天改命創(chuàng)世紀,孤身扛起這天地。
明朝真的信奉孔孟之道嗎?
孔孟之道也是儒家思想,朱熹理學也是儒家思想,可以說明朝尊的是儒家思想但不能說信奉的就是孔孟之道,細點說明朝信的是朱理學!
有一個說法,因為朱元璋出身低下貧賤,為了江山和江山的穩(wěn)固,把自身說成朱熹后人,所以干脆也就信奉朱熹理學為上!格物致知,王明陽的知行合一的心學從格物致知開始,所以朱熹也造就了另一個思想大師,王明陽!
朱元璋怎么可能信奉孟子之道呢?
當朱元璋看到《孟子》卷四《離婁章》“君之視臣如手足,則稱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稱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稱視君如寇仇”。時說到“這老兒要是活到今天,非嚴辦不可?!碧貏e是孟子的言論“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更是讓這位大明開國皇帝怒不可遏:民貴君輕,成何體統(tǒng)?是可忍,孰不可忍? 皇帝一發(fā)怒,后果就嚴重了。他詔告天下,說孟子的不少言論“非臣子所宜言”。下令將孟子逐出文廟,不得配享(舊時中國的文廟多以顏淵、曾參、子思、孟軻配祀孔子,其中顏淵、子思居孔子的右邊,曾參、孟軻居孔子的左邊,統(tǒng)稱四配)。
但是在治理一個國家的時候,能夠選擇的也只有儒家思想。雖然佛、道兩種思相也在當時也比較盛行,但都有出世,避世的思想。只有儒家渴望積極入世,十分適合于國家治理。而且從漢武帝開始,儒家思想早已深入人心。當朱元璋下令全國所有地方的孔廟中不得擺放孟子的塑像,已有的孔廟要及時清理掉。他的倒孟令使得天下眾多讀書人議論紛紛,其中有些儒學文臣不惜以性命相抗。反對的聲音此起彼伏讓朱元璋也不得不收回成命。說白了他需要儒家思想來治理國家。這是做出來的一個妥協(xié)。
“君要臣死,臣不死是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則為不孝?!边@名出自董仲舒的“三綱五?!薄J钦f在人倫關(guān)系中,君臣、父子、夫妻存在著天定的、永恒不變的主從關(guān)系:君為主、臣為從;父為主,子為從;夫為主,妻為從。即所謂的“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這三綱。董仲舒又認為,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則是處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關(guān)系的基本法則,這非常符合治國者的需求。
孔孟之道,并非是指孔子和孟子之道,而是經(jīng)過董仲舒、朱熹改過之后的儒教。這種儒家思想更能滿足統(tǒng)治者。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明代教育思想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guān)于明代教育思想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不代表本站立場,如轉(zhuǎn)載內(nèi)容涉及版權(quán)等問題,請聯(lián)系郵箱:83115484@qq.com,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guān)文章,保證您的權(quán)利。
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http://m.kinls.com/post/84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