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杜威教育學的代表思想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杜威教育學的代表思想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杜威的教學模式和基本結構?
誘導學習動機→領會新教材→鞏固知識→檢查”是赫爾巴特的傳遞接受模式;“設置問題情境→確定問題或課題→擬定解決課題方案→執(zhí)行計劃→總結與評價”是杜威的設計教學模式;“明確結構、課題和資料→建立***說、推測答案→驗證→得出結論”是布魯納的發(fā)現(xiàn)式教學模式;“個別解釋→種類解釋→掌握規(guī)律→獲得理解”是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學模式。
1.杜威的課程設計教學模式的結構是(B )。
A.誘導學習動機→領會新教材→鞏固知識→檢查
B.設置問題情境→確定問題或課題→擬定解決課題方案→執(zhí)行***→總結與評價
C.明確結構、課題和資料→建立***說、推測答案→驗證→得出結論
D.個別解釋→種類解釋→掌握規(guī)律→獲得理解
杜威的課程設計教學模式的結構是:設置問題情境→確定問題或課題→擬定解決課題方案→執(zhí)行***→總結與評價。
就教學過程本身,杜威提出了五步教學法:創(chuàng)設疑難情景、確定疑難所在、提出解決疑難的種種***設、推斷哪個***設能解決問題,最后是驗證***設得出結論。而這五步教學的每一步都離不開兒童本身的經(jīng)驗和參與,真正貫穿做中學的思想,貫徹兒童中心、經(jīng)驗中心和活動中心的三中心理論。
教育無目的論是美國教育家杜威提出的觀點。主張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生活,教育本身除生長以外沒有其他目的。
認為教育就是人的天賦本能的一種自發(fā)的、自然生長的過程,與植物生長一樣,不是為了一定目的而生長。
反對家長和學校為兒童確定教育目的,認為強加給活動過程的目的是固定的、呆板的,不能在特定情境下激發(fā)智慧;它脫離生活實際,是遙遠的,與用以達到目的的手段無關。認為教育不僅要使個人能維持生活,還應盡其所能為社會服務,把兒童培養(yǎng)成為美國社會的合格公民。
建立在“教育即生長、即生活、即經(jīng)驗的繼續(xù)不斷的改造”這一教育本質(zhì)的認識基礎之上,杜威指出:“教育的過程,在它自身以外沒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p>
他還說:“教育本身無目的。只是人,即家長和教師等才有目的?!睆亩r明地提出了“教育無目的”理論。杜威的“教育無目的”理論認為:教育目的只存在于“教育過程以內(nèi)”,不存在有“教育過程以外”的目的;主張兒童的本能、沖動、興趣所決定的具體教育過程就是教育的目的;將社會、政治需要所決定的教育總目的看作是“教育過程以外”的目的,并指斥其為一種外在的、虛構的目的表現(xiàn)。
在杜威看來,這種外在、虛構的目的具有靜止的性質(zhì),始終是一種固定的、欲達到和占有的東西。它存在于教育活動之外,使教師和學生所從事的活動變成了為獲得某個東西而***取的不可避免的手段,活動失去了自身的意義,變得無關重要。
實用主義教育學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實用主義教育學是20世紀初在美國興起的一股教育思潮,其代表人物有美國哲學家、教育學家杜威和克伯屈(W.H.Kilpatrick,1871-1965)等人。代表著作有杜威的《民主主義與教育》和《經(jīng)驗與教育》,克伯屈的《設計教學法》等。
杜威是20世紀實用主義教育學的創(chuàng)立者,是現(xiàn)代教育的首要代表。杜威的教育思想是: ①杜威將教育的本質(zhì)概括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jīng)驗的改造和改組”。②在教育目的上,他認為教育“于其之外無目的”,學校教育的目的就是組織的力量保證兒童的成長。③在師生關系上,他主張兒童中心。④與其教育基本觀點相一致,在教學上他倡導“做中學”,提倡活動課程,強***法與教材的統(tǒng)一、目的與活動的統(tǒng)一、智慧與探究的統(tǒng)一,形成了以兒童中心、活動課程、做中學為特色的教學思想。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杜威教育學的代表思想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杜威教育學的代表思想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wǎng)絡,不代表本站立場,如轉載內(nèi)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lián)系郵箱:83115484@qq.com,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