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布魯姆教育思想事跡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布魯姆教育思想事跡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詩人陶淵明是一個怎樣的人?
陶淵明,字元亮,又名潛,世稱靖節(jié)先生,潯陽柴桑(江西九江)人,晉末至南朝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是我國著名的田園詩人,代表作有《桃花源記》、《歸園田居》、《飲酒》等。“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些詩句至今仍為世人熟悉并傳誦。
東晉末年,囯家***紛擾,年輕的陶淵明一心想施展抱負,濟民報國,無奈官場黑暗腐朽,自己又耿直清廉。最后,在縣令任上不愿“為五斗米折腰”,辭官隱居于田園,過著平淡悠閑的耕讀生活,清貧至死不仕。
《桃花源記》描寫的世外桃源,社會安康,百姓豐衣足食,人與人和諧共處,這是陶淵明渴望的生活,又何嘗不是那個年代正直文人及政治家的愿望?
陶淵明愛菊,菊花寄托著詩人對平淡而美好的生活的追求。詩人身在田園,仍然希望國泰民安,民眾安居樂業(yè)。
也許你會認為陶淵明歸隱是逃避現(xiàn)實,但我認為他不與腐朽官場合污,不去做禍害民眾的事情,選擇歸田耕讀,是正直文人一種高尚情操的表現(xiàn),值得當今為官或為文之人學習。
(原創(chuàng)文字,轉載注明)
2019.10.1于遇安齋
陶淵明被稱為“隱逸詩人之宗”。他的創(chuàng)作開創(chuàng)了田園詩一體,為我國古典詩歌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的境界。
陶淵明向往的社會是和平與安寧、自耕自食、無競逐、無虛偽、沒有相互壓迫和殘害的社會;追求的人生是淳樸真誠,淡泊高遠,無身外之求的人生;喜愛的人生環(huán)境,也是恬靜而充滿自然之趣的鄉(xiāng)村。由于這些追求,使他大多數(shù)的田園詩呈現(xiàn)出沖淡平和、曠潔悠遠的外貌,但其背后卻充滿了對現(xiàn)實社會的憎惡與不安,對人生短促、身感無所感的焦慮。所以正如魯迅先生所說:“陶潛正因為并非渾身是靜穆,所以他偉大”。
陶淵明是個外表恬淡靜穆,而內心熱情濟世的無神論者。他少年時曾胸懷大志,接受儒家思想,希望建功立業(yè)。但在出仕了一個時期以后,現(xiàn)實使他感到失望,他不愿與當政的人同流合污,便選擇了一條退隱歸耕的道路。
陶淵明(約365—427年),名潛,
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好友贈謚“靖
節(jié)先生”,潯陽人。東晉著名田園詩
人、辭賦家、散文家。
陶淵明出身于破落的仕宦家庭。
他的曾祖父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勛,軍功
顯著,官至大司馬,都督八州軍事,封長沙郡公。他的祖父陶茂、父親陶逸都
曾做過太守。 陶淵明年幼時,家道衰微,八歲喪父,十二歲喪母,寄居在外祖父孟嘉家中。
陶淵明胸懷大志,東晉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懷著“大濟蒼
生”的愿望,出任江州祭酒。由于門閥制度森嚴,而陶淵明出身庶族,受人輕視,于是辭官不仕。東晉安帝隆安四年(400年),陶淵明投入桓
陶淵明創(chuàng)造了一個中國古人最向往的地方,桃花源!可是當我在語文課本上讀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并沒有發(fā)覺這篇文章有多迷人,對一個不用為經濟發(fā)愁的學生來說,一個社會有沒有賦稅,有沒有欺男霸女對他來講是沒有意義的。只有那些內心整日為生計憂愁,不得不遭受各種***的人,才會在內心深處產生對強權深深的厭惡,才向往那個沒有欺壓沒有剝削的理想社會。當他讀到《桃花源記》的時候,才會感動的熱淚盈眶。而我只會用莫名其妙的眼神望著他,然后希望他不要太傷心了!
我覺得通過《桃花源記》窺探陶淵明的內心是認識他最好的途徑。在 中國古代有幾篇最經典的文章反映了人類幾種共同的心緒,《岳陽樓記》反映了忠臣被貶后初心不改的心跡,讓人對作者高尚的追求產生追慕之心;《滕王閣序》寫出了小青年極度渴望被人舉薦的成名成材的心里,雖然是多少有點異想天開,但畢竟娃年紀還小,有情可緣;再就是《醉翁亭記》,心事憋心里不能吐說,只好顧左右而言他!還有就是《桃花源記》,道盡了內心極度的渴望,多么希望過上詩意的生活!
一個人長期處于兵慌馬亂的歲月,內心會極度地渴望和平安祥的生活??墒钱斘覀兌冗^了太多平靜的日子后,又艷羨那些能夠縱橫馳騁的人物,提刀跨馬,沖州撞府,啊,想想那是多么地激動人心!陶淵明思索的是一個存在著極度的壓迫與物質匱乏的時代人們渴望過上怎樣詩意寧靜的生活。而我們這個時代人們不能得到解脫的是怎樣在物質充裕的情況下保持心靈的祥和,其實是怎么避免心靈的空洞。當然,人們還是要遭受疾病的折磨,還是要被衰老摧殘,所以我極度地渴望人們早點進入這樣的社會,自然科學極度地發(fā)達,人們可以永葆青春了,再也不用遭受身體萎縮的痛苦,人們興趣飽滿,健康飽滿地投入到生活與工作當中。人世間再沒有比心靈萎縮更可怕的事情了!
我不知道陶淵明有沒有遺憾,反正我是有的,哎,人歸根結底是一種動物,想要快樂地生活下去,這實在是一個無法解開的謎題!曾經希望找一個摯愛的人,沒有遺憾地度過一生,隨著時間的流逝,終于連這點愿望都沒有了!
一個人能成為一個自我供給的系統(tǒng),不用憑借外來的力量而使自身得到滿足,我一直渴望達到這樣的狀態(tài),結果很明顯,我失敗了!陶淵明是一個真正的隱士,他摒棄掉那些不必要的東西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只要他的生活太過清苦,所以他寫下了《桃花源記》,暢想一個無比完美的世界。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布魯姆教育思想事跡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布魯姆教育思想事跡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不代表本站立場,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lián)系郵箱:83115484@qq.com,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